首页 资讯 正文

吴金贵: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

体育正文 42 0

吴金贵: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

吴金贵: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

原(yuán)标题:吴金贵: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

(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陈承芳 翁国城)夏日炎炎,热辣的(de)太阳炙烤大地。2日下午4时许,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惠下村,记者见到了刚办完事回村的党支部书记吴金贵,他气喘吁吁,满头大汗,还(hái)来不及(láibùjí)休息,就快步走向二楼办公室,随即打开笔记本电脑,记录下最新的招标项目进度以及接下来的工作(gōngzuò)安排……

13年来,身为惠下村的“当家人”,吴金贵为村里的大事小情操碎了心。从(cóng)党建到(dào)便民服务,从宜居环境到民生改善,从耕地保护到经济发展,他都(dōu)亲力亲为,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。

吴金贵(wújīnguì)每天忙(máng)得不可开交,有时(yǒushí)答应孙子一起打篮球,却因故食言,成了孩子口中“放鸽子的爷爷”。在妻子的眼里,吴金贵像是“匆匆的过客”,常(cháng)把办公室当成家,却把自己的家当作短暂休憩的旅馆,整天早出晚归,几乎见不到人影。

吴金贵(wújīnguì)(wújīnguì)是“70后”,早年间在广东闯荡,从事玉器生意。2012年,村“两委”换届之际,在上级党组织的动员下,吴金贵决定将玉器店交给妻子打理,只身回乡(huíxiāng)出任惠下村党支部书记。

上任伊始,千头万绪。吴金贵以教育为先,从(cóng)有限的(de)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挤出一点经费,用于奖励村里的学子,树立榜样。“钱不多,主要(zhǔyào)是为了营造一种重视教育的奋进氛围。”吴金贵笑着说,“没想到,无心插柳柳成荫(wúxīnchāliǔliǔchéngyīn),竟然促成了阳光教育基金会的诞生。”

从2013年(nián)至2019年,在吴金贵的主张下,以“村财”滋养乡村教育的做法前后持续(chíxù)了6年。群众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激起(jīqǐ)了他们的参与热情。

现年60多岁的方文权便是其中之一,他(tā)是一名党员企业家,家中4个兄弟,他排行老幺,小学三年级肄业,10多岁就开始(kāishǐ)打工,后来自己办厂,积攒(jīzǎn)了一些家业。他总觉得自己吃了“没文化的亏”,不能让孩子再吃亏,于是带头捐资成立阳光教育基金会,并(bìng)担任会长。

“去年高考(gāokǎo),分数(fēnshù)达到600分的村里娃有11人,创历史(lìshǐ)新高,今年初步统计已有8人,希望能够再次突破。”说到拔尖人才,吴金贵如数家珍,滔滔不绝,“有一户人家,3个孩子相继(xiāngjì)考上名牌大学,第一个是山东大学,第二个是厦门大学,第三个是福州大学。”

如今,惠下村(huìxiàcūn)有了一个专属的人才库(réncáikù),广纳本村能工巧匠、教授专家等精英,并通过网络连接至“全市一张图”大数据平台,以供各级政府在引才、招商(zhāoshāng)等方面决策使用。

乡村(xiāngcūn)振兴需要智力,也需要财力。吴金贵深谙此道,早早(zǎozǎo)就摸清家底,排查出不少村集体资源,并加以登记、保护、修缮。“成熟一处(yīchù),立项一处,开发一处。”吴金贵说,“以招租的形式运作,规避市场风险,给村里带来(dàilái)稳定收入。”

当前,在惠下村入口处(rùkǒuchù),一个全新的快递驿站已经投入使用。步入村子,只见村部办公楼(bàngōnglóu)、镇级养老院(yǎnglǎoyuàn)、数栋安置房依次排列。不远处,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映入眼帘,立有18个充电桩。这里原本是一个闲置的门球场,如今摇身一变(yáoshēnyībiàn),成了(le)会生财的“金娃娃”。

在村里缓缓绕行,穿过一处口袋公园,眼前竟是一条笔直宽阔(kuānkuò)的溪流,名为(míngwèi)和平河,可上溯至秀屿区土海湿地公园,下汇至木兰溪。河边一座(yīzuò)旧仓库大约(dàyuē)600平方米,已蜕变成电商直播基地,月租5000元。

今年(jīnnián),惠下村入选首批省级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示范村。最近,村里的碾米厂改造项目进入关键期,正在筹集资金购置设备。“项目建成后,将为村里创造数十个(shùshígè)就业岗位,让更多(duō)村民在‘家门口’有活干。”吴金贵说,“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,只要秉持公心、耐心(nàixīn)与恒心,从大局出发,一点一滴落到实处,就没有办不好的事。”

吴金贵:一心扑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上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